入川的《谢氏家谱》的简介 |
|
发布时间:2007-09-15 02:47:59 发布人:宝树网 新闻来源:谢氏宗亲联盟网.谢华 |
|
现将我们入川的《谢氏家谱》的内容简介如下,已满足网上众位网友的问询, 
 谢氏家谱的简介
 谢家的姓氏起源于中国的周朝,周朝的周宣王时,申伯以功封为谢,其后为谢氏。按《郦元水经》的注解,在周朝建成立后,对其有功的部族于予分封,谢家起祖及部族有大功于周朝的建立,被封姓为谢,其大意是周天子感谢这一有大功的部族,封地在陈留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谢家自封姓以来,以忠孝为本、艰苦朴实、善良躬耕、诚信经营、推崇学识、严谨治家得姓三千年了,出了不少对国对家有奉献、有德行的著名人物,自西晋的八王之乱时,家族整体迁往江南的金陵(即今的南京市),在南京的乌衣巷一带居住达六代之久,名人倍出,成为美谈,时为东晋时代的著名士大夫家族,如东晋时期的谢安、谢石、谢玄等,与王家共掌朝政、为国敬忠献力,抵御外族侵略、保护了中华民族主体经济和文化。
 我家先祖是清朝雍正四年(即:1726年)时,被强制性移民(即湖广填四川)从广东的潮州迁移到四川的重庆,在巴县的龙凤场、踏水桥(今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虎溪镇)一带插栈为界、立业躬耕。当时入川的有兄弟四人,他们是谢日良、谢日安、谢日祥、谢日英。当时移湖广民众到四川,是国家之大事,我家先祖们深知自家宗族中人必然要被朝庭强制迁移到四川的,逐立下字派,以待今后的子孙们好相识相认。这大概就是我家的家谱字辈的来源,谢氏班行字派:
日应象凤天,光明正大全,荣华开茂秀,祖德万代传,堂钟洪积,列显登台,邦家昌庆,源本焕培。
原派20字,又新增后16字,首尾二句皆取五行相生之义,凡吾族后嗣宜依字派,挨取满时再拟之。
祖上在粤的世代居住地是:广东省潮州府嘉应州兴宁县南厢墩坊堡五里外葛藤坪李坡寨。传代情况是:始祖:谢七郎、陈氏;二世祖:谢均玉、刘氏;三世祖:谢法清、以及四世、五世、六世、七世祖:谢鸿和八世祖:谢敬廷、魏氏。在粤九世祖是:谢宸赐、胡氏。   
宸赐祖祖有兄弟11人。宸赐祖祖排位于五,前4位兄长是宸诏、宸扬、宸策、宸宠,后6位兄弟是宸嘉、宸显、宸举、宸休、宸禄、宸璋。
宸赐祖,字廷芳,安葬于广东嘉应州南厢坊堡五里外葛藤坪神脑丑山;胡氏安葬于该地葛藤坪梅子窝(均是家谱上的记载地名)。
宸赐祖与胡氏生的四子(他们是谢日良、谢日安、谢日祥、谢日英),他们四人及家庭都从“湖广填四川”的迁徙活动时进入四川。迁到了当时的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的巴县境内,在虎溪及白市驿曾家场一带定居。
同时,一并入川的还有同宗兄弟宸钰之子谢日清、宸嘉之子谢日红、宸诏之子谢日弘、宸郁之子谢日万、宸依之子谢日凤的儿子谢应华等。
可见当年“湖广填四川”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入川的人是很多的,我们谢家入川的人家也是很多的。
长房入川始祖谢日良,字国选,于雍正4年,携家带弟离别原世居地的广东潮州府嘉应州兴宁县南厢墩坊堡五里外葛藤坪李坡寨,万里迢迢入川,其妻廖正淑(系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南厢老虎塘人)生于康熙24年,卒于乾隆40年(享年91岁),安葬于虎溪河牛脑滩坎上,有碑记;而日良祖祖安葬于虎溪河观音寺坎下癸山。他们有应恒、应怀、应惟、应博、应恺等5个儿子。
我家入川始祖是日良公的二弟谢日安,字国扬,妻廖氏,他们与日良公一同入川后,各树旗帜,斩棘披荆、艰苦朴实、善良躬耕,后来日安祖祖安葬于天心桥坎上坐西向东;而廖氏安葬于踏水桥坎上冲囗向东。他们有6个儿子,是:应铫、应观、应觐、应现、应觉、应砚等六个儿子,其中第四子应现公就是我家入川的二代先祖。
日良公的三弟谢日祥,妻李氏,无子,于乾隆31年间去世,安葬虎溪河的福兴寺坎下石牌坊老屋院后。
日良公和日安公同建碑记。
家谱上的此话的大意是:两位兄长为弟建碑记,将弟安葬于石牌坊老屋院后,碑文记载了兄弟之生平或事迹,以及兄长们失弟的悲伤心情。该地的现名为叫: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谢家牌坊。
日良公的四弟谢日英,妻刘氏,生有两子,是:应朝、应廷。
据家谱记载:日英公也是安葬虎溪河福兴寺坎下石牌坊老屋侧枣子堡的。
以上是家谱纪载的,这一《谢氏家谱》是民国20年,即1932年8月28日重修成印的,据重印的编职人员谢正堃在族谱里讲,谢家入川有200多年了,有人口已是数千余人。
从族谱上纪载的日良祖祖的上房世系表和日安祖祖二房世系表上就可得知,日良祖祖的应恒生象仁、象位、象综、象俊、象佩;应怀生象纶、象纪、象纲、象累、象尧;应惟生象仙、象君、象臣;应博生象陶、象荣、象雷、象杰、象禹、象武、象周、象文;应恺生象辉。6个儿子就有了孙子20多人。
而日安祖祖二房世系表上也纪载:日安祖祖的应铫:其后无考;应观生象诗、象贤、象易;应觐:其后无考;应现生象韬、象镐、象银、象芳;应觉:其后无考:应砚生象昭、象财、象进、象德。只登载3个儿子的孩儿就有11个。当时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兴计划生育的,人口的发展是很快的。
而从1932年,到现在的2007年,又过75年,当年的数千余人谢家子孙到如今已是上万余人了。我们入川的谢家子孙们正在重庆和四川的大地上生生不息、生存发展。
我家的代辈相传记录是:
日安、应现、象芳、凤兮、天灼、光笏、明柯、正隆,我的字辈名字谢大尉,到我这代正好是第九代。
父亲给我讲,我们在川的谢家人丁兴旺,族谱里有家族给谢家子孙们订定了很好的规举,要我们谢家的人好好学习,成为有才有德有用的人,为国为家多作事作好事。
现将于1932年8月28日重修订的《谢氏家族》里,订立的谢家子孙要遵守的规定约举一二,供谢家子孙和有兴趣的人们参考、学习:
本家族以伦理为本,注重教育和遵守职业,以达人人有独立生活之智能,并促进地方的安全与富足。
族中儿童一但达到学龄必须入学,家族中的男女平等,均可入学。
族中男女不得有堕胎和溺女的行为,族中妇女一概不准绑成小脚女人。
族中男女不准吸洋烟,现吸者必须立即戒绝;凡众人认为之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均要戒改。
族中男女崇尚节俭,不得奢侈浪费。
族中男女使用日常用品均以国货为限,凡有国货的不得用洋货。
凡族中男女有建立伟业的,有功于国、有功于社会的,均在族谱中立遗像以示纪念。
 
                                                                  2007年6月29日深夜写作
(本文已被浏览 5391 次)
|
|
|
|
|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3条评论,每页显示5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
2024-08-07 wxGkCEbWYthBDn  |
评:LQwdkDopU |
|
2024-07-27 oCfDWAghGvU  |
评:CWTokVuwLJPqzZ |
|
2024-07-10 cNflFRUmoEuKTVvb  |
评:EDTeaMxu |
|
|
→ 发表我的评论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