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
- 宝树网 (http://www.xieshi.org/)
-- 宝树论坛 (http://www.xieshi.wang/forum.asp)
--- 三国 (http://www.xieshi.wang/forum_list.asp?forum_id=28)
---- 谢承 (三国吴) 武陵太守,著名史学家
(http://www.xieshi.wang/forum_list.asp?forum_id=28&view_id=3503)
|
|
-- 作者:xiedaihe
-- 时间:2007/2/3 0:25:57
-- 谢承 (三国吴) 武陵太守,著名史学家
谢承(三国吴)  ——武陵太守,著名史学家
      谢承,三国吴,字伟平,山阴(今绍兴)人,孙权谢夫人之弟。博学强记,尝所知见,终身不忘。尤熟悉东汉史事及本郡掌故。孙权时,曾任吴郡督邮,升任五宫中郎将,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
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 以“疏谬少信”为刘勰所讥。又撰《会稽先贤传》7卷,记严尊等人事迹,多有史传失载者,原书已散佚,《太平御览》屡引之。鲁迅在《会稽郡故书杂集》中辑为一卷,并称其“吉光片羽,皆可宝也”,自此“……人物山川,咸有记录。”并著有文集4卷,今残存《贺灵龟表》、《上丹砂表》、《与步子山书》、《三夫人箴》等文。
子:崇、勖。
谢崇为扬威将军。 谢勖为吴郡太守。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7年08月26日 22时41分08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0 10:47:03
--
二十四史的《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其中涉及了谢承《后汉书》残留在《二十四史》的片段。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0时49分06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0 11:03:10
--
《隋书》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 史: 《后汉书》一百三十卷无帝纪,吴武陵太守谢承撰。
http://book.guqu.net/suishu/7534.html 楼主,与你不同,以上链接。你的是:134卷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0日 11时04分11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0 11:06:00
--
《隋书》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三国)吴选曹尚书《暨艳集》二卷梁三卷,录一卷。又有《姚信集》二卷,录一卷;《谢承集》四卷。今亡。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0 11:08:4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一)
董卓故事
索隐按: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谢承后汉书“铜人,翁仲,翁仲其名也”。谢承后汉书云:“铜人,翁仲其名也。”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2时25分41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0 11:12:1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
虞延故事
谢承书曰:“莽贵人魏氏以椒房之宠,威倾郡县。” 谢承书曰:“养育成人,以妻同县人王氏。”
谢承书曰:“况字文伯,京兆杜陵人也。代为三辅名族,该总五经,志节高亮,为陈留太守。性聪敏,善行德教。永平十五年,蝗虫起泰山,弥衍兖、豫,过陈留界,飞逝不集,五谷独丰。章和元年,诏以况为司徒。”玉,姓,音宿。 
谢承书曰:“帝赐舆马衣服佩刀,钱二万,南阳计吏归,具以启延。延知衍华不副实,行不配容,积三年不用,于是上乃自称南阳功曹诣阙。” 
谢承书曰:“身没之后,家贫空,子孙同衣而出,并日而食。”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2时26分20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01:4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
郑弘故事
谢承书曰:“其曾祖父本齐国临淄人,官至蜀郡属国都尉。武帝时徙强宗大姓,不得族居,将三子移居山阴,因遂家焉。长子吉,云中都尉、西域都护;中子兖州刺史;少子举孝廉,理剧东部候也。” 
谢承书曰:“为灵文乡啬夫,爱人如子。”
谢承书曰“弘勤行德化,部人王逢等得路遗宝物,县于道衢,求主还之。鲁国当春大旱,五谷不丰,驺独致雨偏孰。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流被郡国,过驺界不集。郡因以状闻,诏书以为不然,遣使案行,如言”也。 
谢承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
范晔避其父范泰讳,“泰”皆作“太”,此后人回改也。又按:玉况卒于建武年闲,谢承书所云永平十五年云云及下章和元年云云,皆误。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2时27分10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18:3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
郑玄故事
案:谢承书载玄所注与此略同,不言注孝经,唯此书独有也。
按:汲本﹑殿本“事”作“士”。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六百十一引谢承书,云“曪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云云,明此“士”字当作“事”。
故太山太守应中远集解引惠栋说,谓“远”当作“瑗”,具本传注。今按:本传注云谢承书﹑应氏谱并云“字仲远”,续汉书﹑文士传作“仲援”,汉官仪又作“仲瑗”,未知孰是。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2时27分53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24:10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
胡广故事
谢承书曰:“广有雅才,学究五经,古今术蓺皆毕览之。年二十七,举孝廉。”
谢承书曰:“咸字符卓,汝南西平人。孤特自立。家贫母老,常躬耕稼以奉养。学鲁诗﹑春秋公羊传﹑三礼。三府并辟,司徒胡广举茂才,除高密令,政多奇异,青州表其状。建宁三年,自大鸿胪拜太尉。自在相位,约身率下,常食脱粟饭﹑酱菜而已。不与州郡交通。刺史﹑二千石笺记,非公事不发省。  以老乞骸骨,见许,悉还所赐物,乘敝牛车,使子男御。晨发京师,百僚追送盈涂,不能得见。家旧贫狭,庇荫草庐。”  初,杨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阙,后涿郡崔骃及子瑗又临邑侯刘騊駼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为之解释,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余所着诗﹑赋﹑铭﹑颂﹑箴﹑吊及诸解诂,凡二十二篇。 
谢承书载其颂曰:“岩岩山岳,配天作辅。降神有周,生申及甫。允兹汉室,诞育二后。曰胡曰黄,方轨齐武。惟道之渊,惟德之薮。股肱元首,代作心膂。天之烝人,有则有类。我胡我黄,钟厥纯懿。巍巍特进,仍践其位。赫赫三事,七佩其绂。奕奕四牡,沃若文辔。 衮职龙章,其文有蔚。参曜干台,穷宠极贵。功加八荒,髃生以遂。超哉邈乎,莫与为二!”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5时47分16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28:4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
何汤故事
谢承书曰:“何汤字仲弓,豫章南昌人也。荣门徒常四百余人,汤为高第,以才明知名。荣年四十无子,汤乃去荣妻为更娶,生三子,荣甚重之。后拜郎中,守开阳门候。上微行夜还,汤闭门不纳,更从中东门入。明旦,召诣太官赐食,诸门候皆夺俸。建武十八年夏旱,公卿皆暴露请雨。洛阳令着车盖出门,汤将韂士钩令车收案,有诏免令官,拜汤虎贲中郎将。上礀叹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何汤之谓也。’汤以明经尝授太子,推荐荣,荣拜五更,封关内侯。 ”
谢承书曰:“嚱弘字奉卿,吴郡人也。家代为冠族。少有英才,与桓荣相善。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30:3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
冯绲故事
谢承书曰,绲学公羊春秋。史记曰,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当景公时,善用兵。至齐威王时,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其中,号曰司马穰苴也。家富好施,赈赴穷急,为州里所归爱。初举孝廉,七迁为广汉属国都尉,征拜御史中丞。顺帝末,以绲持节督扬州诸郡军事,与中郎将滕抚击破髃贼,迁陇西太守。后鲜卑寇边,以绲为辽东太守,晓喻降集,虏皆弭散。
谢承书曰:“绲子鸾,举孝廉,除郎中。”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31:4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
度尚故事
谢承书曰:“尚进善爱人,坐以待旦,擢门下书佐朱鉨,恒叹述之,以为有不凡之操。鉨后官至车骑将军,远近奇尚有知人之鉴。”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2时33分06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32:4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
赵咨故事
谢承书曰:“咨在京师病困,故吏萧建经营之。咨豫自买小素棺,使人取干黄土细捣筛之,聚二十石。临卒,谓建曰:‘亡后自着所有故巾单衣,先置土于棺,内尸其中以拥其上。’”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33:4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
班固故事
谢承书曰:“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拊其背谓彪曰:‘此儿必记汉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合,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曰:将军以周﹑邵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蚁,窃观国政。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34:1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一)
朱穆故事
谢承书曰“穆少有英才,学明五经。性矜严疾恶,不交非类。年二十为郡督邮,迎新太守,见穆曰:‘君年少为督邮,因族埶?为有令德?’穆答曰:‘郡中瞻望明府谓如仲尼,非颜回不敢以迎孔子。’更问风俗人物。太守甚奇之,曰:‘仆非仲尼,督邮可谓颜回也。’遂历职股肱,举孝廉”也。 
谢承书曰:“穆临当就道,冀州从事欲为画像置听事上,穆留板书曰:‘勿画吾形,以为重负。忠义之未显,何形象之足纪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36:2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二)
袁闳故事
谢承书曰:“乳母从内出,见在门侧,面貌省瘦,为其垂泣。闳厚丁宁:‘此闲不知吾,慎勿宣露也。’”闳见时方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郄矣。”
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夡深林。以母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为户,自牖纳饮食而已。旦于室中东向拜母。母思闳,时往就视,母去,便自掩闭,兄弟妻子莫得见也。及母殁,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潜身十八年,黄巾贼起,攻没郡县,百姓惊散,闳诵经不移。贼相约语不入其闾,卿人就闳避难,皆得全免。年五十七,卒于土室。二弟忠、弘,节操皆亚于闳。
谢承书曰:“闳少修志节,矫俗高厉。”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3时56分15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42:2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三)
袁忠故事
谢承书曰“忠乘船载笠盖诣朗,见朗左右僮从皆着青绛采衣,非其奢丽,即辞疾发而退”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43:2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四)
袁弘故事
谢承书曰:“弘尝入京师太学,其从父逢为太尉,呼弘与相见。遇逢宴会作乐,弘伏称头痛,不听呼音声而退,遂不复往。绍、术兄弟亦不与通。”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56:0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五)
袁秘故事
谢承书曰“秘字永宁。封观与主簿陈端、门下督范仲礼、贼曹刘伟德、主记史丁子嗣、记室史张仲然、议生袁秘等七人擢刃突陈,与战并死”也。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3时57分56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56:4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六)
封观故事
谢承书曰:“观字孝起,南顿人也。”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2时59分19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2:58:5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七)
王青故事
谢承书曰:“青字公然,东郡聊城人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02:2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八)
袁逢故事
太尉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案袁逢以太仆为司空,未尝为太尉,“尉”字疑误,否则竟谢承谬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19:2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十九)
施延故事
谢承书曰:“延字君子,蕲县人也。少为诸生,明于五经,星官风角,靡有不综。家贫母老,周流佣赁。常避地于庐江临湖县种瓜,后到吴郡海盐,取卒月直,赁作半路亭父以养其母。是时吴会未分,山阴冯敷为督邮,到县,延持鮾往,敷知其贤者,下车谢,使入亭,请与饮食,脱衣与之,饷饯不受。  顺帝征拜太尉,年七十六薨。”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26:0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
应奉故事
谢承书曰:“奉少为上计吏,许训为计掾,俱到京师。训自发乡里,在路昼顿暮宿,所见长吏、宾客、亭长、吏卒、奴仆,训皆密疏姓名,欲试奉。还郡,出疏示奉。奉云:‘前食颍川纶氏都亭,亭长胡奴名禄,以饮浆来,何不在疏?’坐中皆惊。”又云:“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谢承书曰:“时诏奉曰:‘蛮夷叛逆作难,积恶放恣,镬中之鱼,火炽汤尽,当悉燋烂,以刷国耻。朝廷以奉昔守南土,威名播越,故复式序重任。奉之废兴,期在于今。赐奉钱十万,驳犀方具、金错把刀、革带各一。奉其勉之!’”及邓皇后败,而田贵人见幸,桓帝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闻周纳狄女,襄王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睢之所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其言,竟立窦皇后。
谢承书应氏谱并云“字仲远”,续汉书文士传作“仲援”,汉官仪又作“仲瑗”,未知孰是。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31:0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一)
爰延故事
谢承书曰兴字骥。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35:5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二)
徐璆故事
谢承书曰:“淑字伯进,宽裕博学,习孟氏易、春秋公羊传、礼记、周官。善诵太公六韬,交接英雄,常有壮志。”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37:3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三)
王充故事
谢承书曰:“夷吾荐充曰:‘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杨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其指讦时短,讨鼟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着其五篇云尔。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41:1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四)
陈王刘钧故事
谢承书曰“陈国户曹史高慎谏国相曰:‘诸侯射豕,天子射熊,八彝六樽,礼数不同。昔季氏设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左传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奢僭之渐,不可听也。’于是谏争不合,为王所非,坐司寇罪”也。 
谢承书曰:“俊字孝远,乌伤人。察孝廉,补尚书侍郎,擢拜陈国相。人有产子,厚致米肉,达府主意,生男女者,以骆为名。袁术使部曲将张闿阳私行到陈,之俊所,俊往从饮酒,因诈杀俊,一郡吏人哀号如丧父母。”  是时诸国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觽。夫人姬妾多为丹阳兵乌桓所略云。  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十五年,封为钜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肃宗崩,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国。 
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吏人敬爱之。永初六年,封恭子阿奴为竹邑侯。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44:1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五)
祝良故事
谢承书曰“良字邵平,长沙人。聪明博学有才干,以廉平见称”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49:1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六)
周燮故事
谢承书曰“燮居家清处,非法不言,兄弟、父子、室家相待如宾,乡曲不善者皆从其教”也。 
举孝廉、贤良方正,特征,皆以疾辞,延光二年,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及南阳冯良,二郡各遣丞掾致礼。宗族更劝之曰:“夫修德立行,所以为国。自先世以来,勋宠相承,君独何为守东冈之陂乎?”燮曰:“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因自载到颍川阳城,遣门生送敬,遂辞疾而归。良亦载病到近县,送礼而还。诏书告二郡,岁以羊酒养病。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54:3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七)
徐嗫故事
谢承书曰“稚少为诸生,学严氏春秋、京氏易、欧阳尚书,兼综风角、星官、筭历、河图、七纬、推步、变易,异行矫时俗,闾里服其德化。有失物者,县以相还,道无拾遗。四察孝廉,五辟宰府,三举茂才”也。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嗫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嗫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谢承书曰:“嗫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挠絮渍酒中,暴干以里鸡,径到所起頉□外,以水渍挠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00分28秒 编辑过]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01分18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3:59:4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八)
韦着故事
谢承书曰:“为三辅冠族。着少修节操,持京氏易、韩诗,博通术蓺。”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03:2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二十九)
徐胤故事
谢承书曰“胤少遭父母丧,致哀毁瘁,欧血发病。服阕,隐居林薮,躬耕稼穑,□则诵经,贫窭困乏,执志弥固,不受惠于人”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05:0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
李昙故事
谢承书曰:“昙少丧父,躬事继母。继母酷烈,昙性纯孝,定省恪勤,妻子恭奉,寒苦执劳,不以为怨。得四时珍玩,先以进母。与徐孺子等海内列名五处士焉。”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14:0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一)
姜肱故事
谢承书曰“祖父豫章太守,父任城相”也。  谢承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恺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寑,不入房室,以慰母心”也。 
谢承书曰“肱与季江俱乘车行适野庐,为贼所劫,取其衣物,欲杀其兄弟。肱谓盗曰:‘弟年幼,父母所怜愍,又未娉娶,愿自杀身济弟。’季江言:‘兄年德在前,家之珍宝,国之英俊,乞自受戮,以代兄命。’盗戢刃曰:‘二君所谓贤人,吾等不良,妄相侵犯。’夺物而去。肱车中尚有数千钱,盗不见也,使从者追以与之,亦复不受。肱以物经历盗手,因以付亭吏而去”也。
谢承书曰:“灵帝手笔下诏曰:‘肱抗陵云之志,养浩然之气,以朕德薄,未肯降志。昔许由不屈,王道为化;夷﹑齐不挠,周德不亏。州郡以礼优顺,勿失其意。’”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余年。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16分57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23:1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二)
申屠蟠故事
谢承书曰“蟠前后征辟,文书悉挂于树,初不顾眄”也。 
谢承书曰“诏书令郡以礼发遣,蟠到河南万岁亭,折辕而旋”也。
谢承书曰“居蓬莱之室,依桑树以为栋”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26:2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三)
杨震故事
谢承书“鳣”字皆作“钏”,然则“鳣”“钏”古字通也。鳣鱼长者不过三尺,黄地黑文,故都讲云“蛇钏,卿大夫之服象也”。
谢承书曰:“震临没,谓诸子以牛车薄箦,载柩还归。” 
谢承书曰:“其鸟五色,高丈余,两翼长二丈三尺,人莫知其名也。”
集解引惠栋说,谓太尉杨公碑及文烈杨公碑皆云字伯猷,袁宏纪字子猷。又引沉钦韩说,谓谢承书作“伯钦”。又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今袁纪作“字子献”,又东观记作“字伯献”,与此同。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39分14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27:2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四)
杨伦故事
谢承书云:“荐杨仲桓等五人,各从家拜博士。”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31:4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五)
杨秉故事
谢承书曰:“秉免归,雅素清俭,家至贫窭,并日而食。任城故孝廉景虑赍钱百余万,就以饷秉,秉闭门距绝不受。” 
谢承书曰:“秉奏‘参取受罪臧累亿。牂柯男子张攸,居为富室,参横加非罪,云造讹言,杀攸家八人,没入庐宅。又与同郡诸生李元之官,共饮酒,醉饱之后,戏故相犯,诬言有淫慝之罪,应时捶杀。以人臣之势,行桀纣之态,伤和逆理,痛感天地,宜当悫持,以谢一州’。又曰‘京兆尹袁逢于长安客舍中得参重车三百余乘,金银珍玩,不可称记。’”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38分14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43:0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六)
陈球故事
谢承书曰:“祖父屯,有令名。” 
谢承书曰:“瑀举孝廉,辟公府,洛阳市长;后辟太尉府,未到。永汉元年,就拜议郎,迁吴郡太守,不之官。球兄子珪,字汉瑜。举孝廉,剧令,去官;举茂才,济北相。珪子登,字符龙。学通今古,处身循礼,非法不行,性兼文武,有雄姿异略,一领广陵太守。”
集解引汪文台说,谓书钞五十五引谢承书,云“桥玄表球明法律,征拜廷尉正”。今据改。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44分37秒 编辑过]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44分58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4:53:3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七)
刘瑜故事
谢承书云:“父祥,为清河太守。”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8月31日 14时55分49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02:3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八)
谢弼故事
谢承书曰:“弼字辅鸾,东郡濮阳人也。”与此不同。
谢承书曰:“蛇者,阴之气所生,龙之类也。龙有鳞,甲兵之符也。” 
集解引汪文台说,谓类聚十九引谢承书作“枞阳长”,类聚五十、御览二百六十七引续汉书作“浈阳长”。今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御览四百六十五引本书,仍作“顺阳长”。又按:类聚十九引谢承书,御览二百六十七引续汉书,“刘陶”作“刘騊駼”,类聚五十作“刘騊”,御览四百六十五引本书作“刘陶駼”,皆误。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07:2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三十九)
盖勋故事
谢承书曰:“父字思齐,官至安定属国都尉。”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16:1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
臧旻故事
谢承书曰:“旻达于从政,为汉良吏,迁匈奴中郎将。还京师,太尉袁逢问其西域诸国土地风俗人物种数,旻具荅言西域本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余国。大小,道里近远,人数多少,风俗燥湿,山川草木鸟兽异物名种不与中国同者,口陈其状,手画地形。逢奇其才,叹息言:‘虽班固作西域传,何以加此乎?’”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22:3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一)
马融故事
谢承书及续汉书并云为校书郎,又拜郎中也。
谢承书及续汉书“承”原斗“丞”,径改正。按:当作“谢承书及续汉书”,谓谢承后汉书及司马彪续汉书也,今补“书”字。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35:4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二)
蔡邕故事
谢承书曰:“太傅胡广博综旧仪,立汉制度,蔡邕依以为志,谯周后改定以为礼仪志。” 
谢承书曰:“建宁五年正月,车驾上原陵,蔡邕为司徒掾,从公行,到陵,见其仪,忾然谓同坐者曰:‘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可易旧。’或曰:‘本意云何?’‘昔京师在长安时,其礼不可尽得闻也。光武即世,始葬于此。明帝嗣位踰年,髃臣朝正,感先帝不复闻见此礼,乃帅公卿百僚,就园陵而创焉。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4日 10时38分21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40:2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三)
左雄故事
谢承书曰“淑字伯进,广陵海西人也。宽裕博雅,好学乐道。随父慎在京师,钻孟氏易、春秋、公羊、礼记、周官。善诵太公六韬,交接英雄,常有壮志。举茂才,除勃海修令,迁琅邪都尉”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46:4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四)
李固故事
谢承书曰:“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余年。博览古今,明于风角﹑星筭﹑河图﹑谶纬,仰察俯占,穷神知变。每到太学,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令同业诸生知是合子。” 
谢承书曰:“五察孝廉,益州再举茂才,不应。五府连辟,皆辞以疾。” 
固临终,子孙素棺三寸,幅巾,殡殓于本郡硗埆之地,不得还墓茔,污先公兆域。见谢承书也。 
谢承书亦云孟子,而续汉书复云老子。
谢承书曰:“固所授弟子,颍川杜访、汝南郑遂、河内赵承等七十二人,相与哀叹悲愤,以为眼不复瞻固形容,耳不复闻固嘉训,乃共论集德行一篇。”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2时19分05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8/31 15:50:2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五)
贺纯故事
谢承书曰:“纯字仲真,会稽山阴人。少为诸生,博极髃蓺。十辟公府,三举贤良方正,五征博士,四公车征,皆不就。后征拜议郎,数陈醔异,上便宜数百事,多见省纳。迁江夏太守。”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15:2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六)
赵戒故事
谢承书“戒字志伯,蜀郡成都人也。戒博学明经讲授,举孝廉,累迁荆州刺史。梁商弟让为南阳太守,恃椒房之宠,不奉法,戒到州,劾奏之。迁戒河闲相。以冀部难理,整厉威严。迁南阳太守。纠豪杰,恤吏人,奏免中官贵戚子弟为令长贪浊者。征拜为尚书令,出为河南尹,转拜太常。永和六年特拜司空”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18:0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七)
郭亮故事
谢承书曰:“亮字恒直,朗陵人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23:1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八)
李燮故事
谢承书曰:“燮远遁身于北海剧,托命滕咨家以得免。”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2时23分42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25:2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四十九)
黄真故事
谢承书曰:“真字夏甫。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28:0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
史弼故事
谢承书曰:“弼年二十为郡功曹,承前太守宋欣秽浊之后,悉条诸生聚敛奸吏百余人,皆白太守,埽夡还县,高名由此而兴。”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30:2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一)
延笃故事
延笃字叔坚按: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四百五十二引谢承书,云“字叔固”。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34:3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二)
李膺故事
谢承书曰:“出补蜀郡太守,修庠序,设条教,明法令,威恩并行。蜀之珍玩,不入于门。益州纪其政化,朝廷举能理剧,转乌桓校尉。” 
谢承书曰:“膺常率步骑临阵交战,身被创夷,拭血进战,遂破寇,斩首二千级。”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39:4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三)
李瓒故事
谢承书“瓒”作“珪”。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2:40:5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四)
刘佑故事
谢承书曰:“佑,宗室胤绪,代有名位。少修操行,学严氏春秋、小戴礼、古文尚书,仕郡为主簿。郡将小子尝出钱付之,今市买果实,佑悉以买笔书具与之,因白郡将,言‘郎君年可入小学,而但傲佷,远近谓明府无过庭之教,请出授书’。郡将为使子就佑受经,五日一试,不满呈限,白决罚,遂成学业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3:16:2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五)
范滂故事
谢承书曰:“汝南细阳人也。” 
谢承书曰:“滂父显,故龙舒侯相也。”
故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征羌国焉按:前志汝南无当乡县。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县”字疑衍。又引洪颐餦说,谓地理、郡国两志于征羌不言“故当乡”。范滂传“汝南征羌人”,李注“谢承书云汝南细阳人”。疑当乡县东京初年割细阳所置,故承以滂为细阳人。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6时29分05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3:19:3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六)
刘儒故事
珪璋,玉也。半珪曰璋。谢承书曰:“林宗叹儒有珪璋之质,终必为令德之士。”诗曰:“如珪如璋,令闻令望。”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3:28:3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七)
郭泰故事
谢承书曰:“遭母忧,欧血发病,历年乃瘳。” 
谢承书曰:“泰以建宁二年正月卒,自弘农函谷关以西,河内汤阴以北,二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涂,盖有万数来赴。”  谢承书曰:“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后验,觽皆服之。故适陈留则友符伟明,游太学则师仇季智,之陈国则亲魏德公,入汝南则交黄叔度。初,太始至南州,过袁奉高,不宿而去;从叔度,累日不去。或以问太。太曰:‘奉高之器,譬之泛滥,虽清而易挹。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不可量也。’已而果然,泰以是名闻天下。”
谢承书曰:“太原郭长信、王长文、长文弟子师、韩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云中丘季智名灵举。子师位至司徒,季然北地太守,其余多典州郡者。”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4时08分09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3:32:0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八)
宋果故事
宋果字仲乙,谢承书“乙”作“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4:03:3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五十九)
贾淑故事
谢承书曰:“淑为舅宋瑗报雠于县中,为吏所捕,系狱当死。泰与语,淑恳恻流涕。泰诣县令应操,陈其报怨蹈义之士。被赦,县不宥之,郡上言,乃得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4:10:50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
符融故事
谢承书曰:“文经、子艾,曜名远近,声价已定,征辟不就,疗病京师,不通宾客。公卿将相大夫遣门生旦暮问疾,郎吏公府掾属杂坐其门,不得见也。” 
谢承书曰:“冯岱字德山。性慷慨,有文武异才。既到官,融往相见,荐范冉为功曹,韩卓为主簿,孔□为上计吏。”
谢承书:“颍川张元祖,志行士也,来存融,吊其妻亡,知其如此,谓言‘足下欲尚古道,非不清妙;且礼设棺椁,制杖章,孔子曰“吾从周”’。便推所乘羸牛车,命融以给殡,融受而不辞也。”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4时12分34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4:26:0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一)
伍孚故事
谢承书曰:“孚字德瑜,汝南吴房人。质性刚毅,勇壮好义,力能兼人。”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5:08:50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二)
刘虞故事
谢承书曰:“虞父舒,丹阳太守。虞通五经,东海恭王之后。”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5时13分55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5:11:0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三)
陶谦故事
谢承书曰:“谦奏昱茂才,迁为太守。”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5:17:00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四)
胡母班故事
谢承书曰:“班,王匡之妹夫。匡受绍旨,收班系狱,欲杀以徇军。班与匡书,略曰:  ‘足下拘仆于狱,欲以衅鼓,此何悖暴无道之甚者也?仆与董卓何亲戚?义岂同恶?足下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恚卓迁怒,何其酷哉!死者人之所难,然耻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灵,当诉足下于皇天。夫婚姻者祸福之几,今日着矣。曩为一体,今为血雠,亡人二女,则君之甥,身没之后,慎勿令临仆尸骸。’匡得书,抱班二子哭,班遂死于狱。”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5:19:2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五)
许荆故事
谢承书曰:“荆字子张。家贫为吏。无有船车,休假常单步荷担上下。”
谢承书曰“郴人谢弘等不养父母,兄弟分析,因此皆还供养者千有余人”也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5时22分15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5:58:4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六)
杨乔故事
谢承书曰“乔字圣达,乌伤人也。前后数上书陈政事”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01:0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七)
仇览故事
谢承书曰“览为县阳遂亭长,好行教化。人羊元凶恶不孝,其母诣览言元。览呼元,诮责元以子道,与一卷孝经,使诵读之。元深改悔,到母黙下,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孤犊触乳,骄子骂母。”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于是元遂修孝道,后成佳士”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03:1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八)
童恢故事
谢承书“童”作“僮”,“恢”作“种”也。 
集解引惠栋说,谓案不其令蕫君阙,蕫字从□从童,蕫与董通,恢盖姓董也。又引汪文台说,谓御览九百二十二、事类赋注十九引谢承书作“董仲”,类聚九十九作“董种”。 
谢承书童作僮按:汲本“僮”作“憧”。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6时04分40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07:5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六十九)
董宣故事
谢承书曰:“令诣太官赐食。宣受诏出,饭尽,覆杯食机上。太官以状闻。上问宣,宣对曰:‘臣食不敢遗余,如奉职不敢遗力。’”
谢承书曰“有白马一匹,兰舆一乘”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09:0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
汉灵帝故事
古文谓孔子壁中书。篆书,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隶书亦程邈所献也,主于徒隶,从简易也。谢承书曰:“碑立太学门外,瓦屋覆之,四面栏障,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吏卒视之。”杨龙骧洛阳记载朱超石与兄书云:“石经文都似碑,高一丈许,广四尺,骈罗相接。”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10:21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一)
礼震故事
谢承书曰:“震字仲威。光武嘉其仁义,拜震郎中,后以公事左迁淮阳王厩长。”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11:5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二)
黄香故事
谢承书:“香代为冠族,叶令况之子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16:4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三)
唐羌故事
谢承书曰:“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县接交州,旧献龙眼﹑荔支及生鲜,献之,驿马昼夜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道经临武,羌乃上书谏曰:‘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故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址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帝从之。章报,羌即辞官还家,不应征召,着唐子三十余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18:2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四)
司马苞故事
谢承书曰:“苞字仲成,东拢人也。” 
谢承书曰:“苞为太尉,常食麤饭,着布衣,妻子不历官舍。会司徒杨震为樊丰等所谮,连及苞,苞乞骸骨,未见听,以疾薨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20:3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五)
抗徐故事
谢承书曰:“抗徐字伯徐,丹阳人。少为郡佐史,有胆智策略,三府表徐有将率之任,特迁长沙太守。”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22:1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六)
赵谦故事
谢承书曰:“谦字彦信,太尉赵戒之孙,蜀郡成都人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24:50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七)
邓晔故事
谢承书曰:“晔,南阳南乡人。以劲悍廉直为名。”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27:4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八)
安觽侯故事
安觽,县,属南阳郡,故城在邓州东。谢承书曰:“安觽侯刘崇[宠],长沙定王五代孙,南阳宗室也。与宗人讨莽安功,随光武河北破王郎。朝廷高其忠壮,策文嗟叹,以厉宗室。安觽诸刘皆其后。”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31:4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七十九)
刘宽故事
谢承书曰“宽少学欧阳尚书、京氏易,尤明韩诗外传。星官、风角、筭历,皆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未尝与人争埶利之事”也。隅角,隅也。观四隅之风占之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33:3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
魏霸故事
魏霸字乔卿按:御览五一二引谢承后汉书作“字峤卿”。王先谦谓东观记与传同,一本作“字延年”。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36:5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一)
赵典故事
谢承书曰:“典,太尉戒之叔子也。”
谢承书曰:“典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内外蓺术,靡不贯综,受业者百有余人。” 
谢承书曰:“典性明达,志节清亮。益州举茂才,以病辞,太尉黄琼﹑胡广举有道﹑方正,皆不应。桓帝公车征,对策为诸儒之表。” 
谢承书曰“天子宗典道懿,尊为国师,位特进。七为列卿,寑布被,食用瓦器”也。
谢承书曰:“灵帝即位,典与窦武﹑王畅﹑陈蕃等谋共诛中常侍曹节﹑侯览﹑赵忠等,皆下狱自杀。”不言病卒。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40:0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二)
苏章故事
章少博学能属文按:集解引汪文台说,谓书钞一三五﹑御览七一一引谢承书“苏章字士成,北海人。负笈追师,不远万里”。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46:0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三)
周燕故事
谢承书曰“燕字少卿,其先出自周平王之后。汉兴,绍嗣封为正公,食采于汝坟”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47:4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四)
王奂故事
谢承书曰:“奂字子昌,河内武德人。明五经,负笈追业,常赁灌园,耻交势利。为考城令,迁汉阳太守,征拜议郎,卒。”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3 16:52:15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五)
谢夷吾故事
谢承书曰“伦甚崇其道德,转署主簿,使子从受春秋,夷吾待之如师弟子之礼。时或游戏,不肯读书,便白伦行罚,遂成其业”也。 
谢承书曰:“县人女子张雨,早丧父母,年五十,不肯嫁,留养孤弟二人,教其学问,各得通经。雨皆为娉娶,皆成善士。夷吾荐于州府,使各选举,表复雨门户。永平十五年,蝗发泰山,流徙郡国,荐食五谷,过寿张界,飞逝不集。” 
谢承书曰:“夷吾雅性明远,能决断罪疑。行部始到南阳县,遇孝章皇帝巡狩,驾幸鲁阳,有诏曰荆州刺史入传录见囚徒,诫长吏‘勿废旧仪,朕将览焉’。上临西厢南面,夷吾处东厢,分帷隔中央。夷吾所决正一县三百余事,事与上合。而朝廷叹息曰:‘诸州刺史尽如此者,朕不忧天下。’常以励髃臣。”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3日 16时56分40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11:24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六)
孔乔故事
谢承书曰“乔字子松,宛人也,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常幽居修志,锐意典籍,至乃历年身不出门,乡里莫得瞻见。公车征不行,卒于家”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13:0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七)
李昺故事
谢承书曰“昺字子然,酇人也,笃行好学,不羡荣禄。习鲁诗、京氏易。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25:17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八)
郎宗故事
谢承书曰:“宗字仲绥,安丘人也,善京氏易、风角、星筭,推步吉凶。常负笈荷担卖卜给食,瘠服闲行,人莫得知。安帝诏公车征,策文曰:‘郎宗、李昺、孔乔等前比征命,未肯降意。恐主者玩弄,礼意不备,使难进易退之人龙潜不屈其身。各致嘉礼,遣诣公车,将以补察国政,辅朕之不逮。’青州被诏书,遣宗诣公车,对策陈灾异,而为诸儒之表。拜议郎,除吴令。到官一月,时卒暴风,宗占以为京师有大火,定火发时,果如宗言。诸公闻之,表上,博士征。宗耻以占事就征,文书未到,夜悬印绶置厅上遁去,终于家。子顗,自有传。”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26:4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八十九)
王辅故事
谢承书曰:“辅字公助,平陆人也。学公羊传、援神契。常隐居野庐,以道自娱。辟公府,举有道,对策拜郎中。陈灾异,甄吉凶有验,拜议郎,以病逊。安帝公车征,不行,卒于家。”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29:12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
樊英故事
谢承书曰“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喻,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谈者失望”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32:19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一)
公沙穆故事
谢承书曰“穆尝养劕,劕有病,使人卖之于巿。语言云‘如售,当告买者言病,贱取其直;不可言无病,欺人取贵价’也。卖劕者到巿即售,亦不言病,其直过价。穆怪之,问其故。赍半直追以还买劕人。告语言云‘劕实病,欲贱卖,不图卖者人相欺,乃取贵直。’买者言卖买私约,亦复辞钱不取。穆终不受钱而去”也。 
谢承书曰“穆子孚,字允慈。亦为善士,举孝廉,尚书侍郎,召陵令,上谷太守”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39:56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二)
史弼故事
谢承书曰:“勋字君严。” 
谢承书曰“史弼迁山阳太守,其妻钜野薛氏女,以三互自上,转拜平原相”是也。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41:4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三)
陈兴故事
谢承书曰:“陈宣子兴,沛国萧人也。刚猛性毅,博学,明鲁诗。遭王莽篡位,隐处不仕。光武即位,征拜谏议大夫。建武十年,雒水出造津,城门校尉欲奏塞之,宣曰:‘昔周公卜雒以安宗庙,为万世基,水不当入城门。如为灾异,人主过而不可辞,塞之无益。昔东郡金堤大决,水欲没郡,令、吏、民散走;太守王尊亡身□以住立不动,水应时自消。尊人臣,尚修正弭灾,岂况朝廷中兴圣主,天所挺授,水必不入。’言未绝,水去。上善其言。后乘舆出,宣列引在前,行彁,乘舆欲驱,钩宣车盖使疾行,御者堕车下。宣前谏曰:‘王者承天统地,动有法度,车则和鸾,步则佩玉,动静应天。昔孝文时,边方有献千里马者,还而不受。陛下宜上稽唐虞,下以文帝为法。’上纳其言,遂徐行按辔。迁为河堤谒者,以病免,卒于家。”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47:30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四)
蝗灾
谢承书曰:“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弥行兖、豫。”谢承书钟离意讥起北宫表云:“未数年,豫章遭蝗,谷不收。民饥死,县数千百人。”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2年09月04日 10时57分35秒 编辑过]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0:58:4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五)
会稽郡
越绝曰西施之所出。谢承书有涉屋山。魏都赋注有萧山,潘水出焉。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1:00:48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六)
安定郡
谢承书曰“宣仲为长史,民扳留,改曰宜民”,见李固传,而志无此改,岂承之妄乎? 
|
|
-- 作者:qq13946959844
-- 时间:2012/9/4 11:02:03
--
《后汉书》(范晔)涉及的谢承《后汉书》残余章节:(九十七)
安定郡
谢承书曰:“孔恂字巨卿,新淦人。州别驾从事车前旧有屏星,如刺史车曲翳仪式。是时刺史行部,发去日晏,刺史怒,欲去别驾车屏星。恂谏曰:‘明使君传车自发晚,而欲彻去屏星,毁国旧仪,此不可行。别驾可去,屏星不可省。’即投传去。刺史追辞谢请,不肯还,于是遂不去屏星。”
|
|